【花蓮地名的由來】花蓮的歷史故事-花蓮的特色

花蓮旅行社首選,燕達花蓮旅遊網給您最超值的花蓮租車花蓮旅遊諮詢及花蓮包車旅遊優惠!
洄瀾的歷史

在一百八多年前,高山大海的後山,還是蓁莽蒼蒼的荒癘之地,也是原住民族追飛逐走的原始世界,清朝的封山禁令阻絕了漢人踏足後山,根據傳聞,直到清朝嘉慶十七 (西元1812),才開始有漢人大規模的拓墾行動,比西部整整遲了一百多年。
花蓮地名的由來,花蓮的由來,花蓮的歷史,花蓮的故事,花蓮的特色,花蓮地名的由來,花蓮的由來,花蓮的歷史,花蓮的故事,花蓮的特色
據說,當年宜蘭人李享和莊找以布和貨物折 價五千二百五十銀元,向奇萊五社通事購買一塊名為祈來的土地.根據台灣通史引用地契所述,當時交換的土地範圍:東至 (太平洋),西至(七腳川 ),北起豆欄(荳蘭溪),南至覓厘荖溪(荖溪).不過由於 查無實證,學者懷疑漢人大規模的擴墾行動 應至道光五年才出現.至於第一批墾民 在東部的 新生活如何,更加無法得知,但可以確知的是,由 於清廷山禁漸鬆弛,以及西部平原的開發已達飽 和,勇於冒險的人,對於後山這塊處女地充滿想像和愛懼交織情緒,絡繹於途。
道光五年(西元1825),大墾首吳全和蔡伯玉在宜蘭募集墾民二千八百餘人到後山, 在今壽 豐鄉平和,志學兩村拓墾,為抵禦原住民侵擾,築城防衛,人稱吳全城.不過由 於多之原住民族環 伺襲擊,加上瘴癘嚴重,墾眾大量生病,不安耕種 ,短短兩年內,佃民四散而去,經營多年的耕地又 變成荒蕪之地。
咸豐元年(西元1851),淡水聽富農黃阿鳳招募壯丁二千二百餘人,從宜蘭由海路登陸後山 ,墾荒於米崙山西北一帶的奇萊原野,創見了十六 股庄,並開闢十六股,三仙河,武暖(武援),沙崙和 十八鬮等五個墾區。
雖然,原住民族對異族常有攻伐,後山瘴癘之氣嚴重,漢族先民折損無數,造成人心 惶惶.然而,十六股庄經營有成,以部分良田收成作為公產,用以資助到奇萊開創事業的新客,因此即使後來總 頭人黃阿鳳因癘病去世,仍然不乏漢民移居後山,勢力更盛。
不過,盤踞在奇萊地區的原住民族竹窩宛人 (達固部灣),因見漢族先民開墾良田逾百餘畝,意識到自己生存空間遭受威脅,乃展開反撲。
同治三年(西元1867)加禮宛社及七腳川社更聯合附近社眾,與竹窩宛社一起襲擊墾 民,由於來勢洶洶,墾民有主張奮勇抵禦者,有主張投降者,意見紛云,人心渙散, 以致庄城淪陷,半數墾民被殺,其餘四散奔出向海上逃命,傳說有人逃往新城,有人隨波漂到豐濱及大港口一帶,再移居璞石閤(今玉里).當然,漢人在奇萊原野的基業也跟著荒廢了。
歷史中斷了近十年的十六股庄,一直到光緒元年(西元1875)才有墾民隨著開路的清 軍東來,復興舊業,成為未來花蓮市發展的據點。
撒奇萊雅血淚
在荷蘭人的文獻中,撒奇萊雅人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